近日,國內第一座用于礦山工程設備的柔性吊裝式換電站——華能北方公司—清能院魏家峁換電站項目揭牌儀式在魏家峁露天煤礦隆重舉行,標志著魏家峁礦卡換電項目正式進入投運階段。
▲ 投運儀式現場
自2020年11月魏家峁礦卡換電項目啟動后,相繼按計劃節點完成了施工、安裝、調試及試運行。博眾作為該項目中換電機器人主要設備部件供應商,配合自卸式寬體換電礦卡、充電站和云管理系統實現項目總體功能。
博眾提供的換電設備用于在預裝充電座的電池架和礦卡之間全自動交換電池,采用全自動化設計,能自動補償相應的對位誤差,可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實現無人換電。電池更換時間小于等于5分鐘,連續工作無故障時間3000小時以上。
▲換電現場
據悉,博眾自2020年12月底接到需求,從立項到出貨花費約兩個月時間,于今年二月初運送至內蒙古鄂爾多斯魏家峁煤礦進行安裝調試。由于剛開春,北方天氣較為寒冷,每天都是零下十幾度,在天氣特別惡劣的情況下,車輛無法往返。為了保證施工進度,現場駐扎的工程及售后工程師每天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幾公里進行調試工作。
另外,當地還出現了沙塵暴惡劣天氣,工作條件非常艱苦,但秉承著“保證完成任務,決不找借口”的工作作風,幾位工程師不負眾望,日夜兼程,圓滿完成現場技術支持任務。
博眾自2016年布局新能源充換電領域以來,經過5年技術積累和創新,開辟了一套完整的研發制造流程,申請專利超過300件,與各主流車企達成緊密合作。作為充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適用于新能源乘用車及商用車。博眾當前交付充換電站數量約占當前市場總量一半以上,得到了業內客戶一致好評。
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及《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將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作為下一步新能源、新基建產業的發展重點。與充電模式相比,換電模式具備“車電分離、成本節約、快捷便利、安全可靠”等特點,同時對電網也沒有太大負擔,無須擴容,更可利用峰谷電政策高效利用電能。
此外,相比燃油礦卡,電動礦卡的性價比優勢非常明顯。據統計,燃油礦卡日均耗油800L,油耗成本4000元;電動礦卡日均能耗2240kwh,電費成本不到2000元,一年下來僅在能耗方面電動礦卡就能省下至少60w元,如果加上電車保養方便和礦區電價等綜合因素,電動礦卡能節省約41%的經濟成本。
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運營成本考慮,礦山工程設備電動化已成為發展趨勢。博眾助力研發的第一座用于礦山工程設備的柔性吊裝式換電站在國內首發投運,將以領先的創新技術為礦用車型電動化騰飛助跑,促進生態環保與經濟增長的和諧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