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前智能制造、工業4.0的發展潮流來看,無論是設備制造商、工廠生產商,還是諸如環保水處理、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等基礎設施,數據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大量來自過程控制的連續數據和來自工廠制造的離散數據,是輕松實現產線互聯、優化生產、節能增效的重要基礎。
從典型的工廠自動化架構來說,從現場層、I/O層、控制層、運營層到信息決策層,自下而上打通的關鍵在于OT到IT的層面。而邊緣自動化控制器,或者說邊緣智能平臺,正是位于IT和OT之間的一個物理接口,是通往云端的最后一站。相比于云計算,其對實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實際應用中,工業客戶在打通各層級時依然困難重重。
難點一:多種自動化設備互不相容
對于大多數工廠來說,IIoT項目往往意味著需要采購一系列的自動化產品。而滿足此項目除了需要不同種類和不同廠家的傳感器,還需要適合不同信號種類的I/O模塊、針對不同通信協議的協議轉換器、PLC、上位的數據可視化軟件,或許還需要滿足數據遠程傳輸的蜂窩網關等等。
諸多種類的工控產品,疊加不同的總線或工業以太網協議,對于整個IIoT項目來說顯然并不友好,極易造成效率低下、協調和調試工作冗長。而系統的擴展性受到各個層級產品的限制,當然也更容易出現整合性不夠強等故障。
紅獅控制FLEXEDGE平臺整體設計的優勢在于,首先它是高度可擴展的IIoT平臺,且其內核內置了各種通信技術,并擁有強大的自動化控制功能——包括行業領先的協議轉換、可視化和IIoT云連接等,從而大幅簡化了系統的部署、管理和升級。這樣的一個平臺堪稱是之前的協議轉換器、網關、可視化軟件、微型PLC等多個產品之集合。
難點二:更新設備導致高昂費用
現代車間和工廠的運營非常復雜,不僅現場采用了各種技術,而且對每種技術所支持的不同應用程序更提出了獨特的要求。
例如:在一家傳統的汽車制造工廠中,邊緣自動化平臺往往需要整合各種數據采集渠道,如RFID、條碼設備、PLC、各類離散傳感器、IPC等等,通信協議也是五花八門。隨著 5G、AI、無線等新技術的出現,一些設備往往又面臨著更新換代的需求。
如何將平臺覆蓋到整個工廠的制造現場,并在保證海量現場數據實時準確的采集、傳輸和處理的前提下,能夠盡量保護現有設備的投資,是這類工業客戶在邁向IIoT過程中的痛點之一。
紅獅控制的FlexEdge平臺,通過結合各種通信模塊及可擴展、可熱插拔的I/O模塊,能夠為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可擴展性,能夠讓客戶輕松的集成或升級到未來技術。
難點三:停機時間過長
工業客戶的IIoT工程項目,也講究唯快不破。在很多無法停車或是滿負荷生產的工業客戶看來,因為項目造成產線停機、干擾生產過程是難以接受的,這常常意味著巨大的生產損失和浪費寶貴的上市時間。
如何從現有的運行設備中直接獲取數據,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完成數據訪問、傳輸和可視化,是當前實施IIoT的一項重要考量。同樣,這也是保護設備投資的前提之一。此外,在工業物聯網中,要求數據計算源更加可靠,因此對邊緣設備的高性能、高安全性、堅固耐用,以及適合嚴苛的環境條件等方面要求更高。
集成諸多功能于一體的緊湊的FlexEdge平臺,通過可熱插拔的現場安裝I/O模塊,可滿足客戶快速部署的要求。其堅固的結構、內置的Web服務器和紅獅控制的Crimson軟件,為控制、聯網和數據可視化提供了一個完整可靠的解決方案,完全適用于惡劣的工況。
FlexEdge在提供多種通信選項的同時,還為工業4.0的應用提供了多方面的技術支持,從預測性維護到機器學習等,幫助當前的工業客戶解決痛點,從而真正獲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