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與施耐德電氣共同主辦的“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三季在北京啟動。作為主辦方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毅鍇在線參加會議并發表致辭。
李毅鍇表示,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另一方面要做好統籌謀劃。經過兩年的探索,“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圍繞低碳與數字化轉型需求,在加速新技術與應用融合,推動創新成果落地,賦能中小企業發展上取得了積極成效?!?/FONT>
李毅鍇指出,推進創贏計劃應堅持自主安全高效的原則,遵循應用牽引、生態培育的產業發展規律,堅持問題導向、機制創新,從研用兩端出發、供需聯動,聚焦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協同,打造有利于自主創新應用的產業生態體系。
● 第一,堅持需求導向、應用牽引。創贏計劃的核心是技術創新。一方面技術創新的根本動力是市場需求,而應用場景是技術創新的成長沃土。另一方面在考慮企業需求的同時,還要與國家產業政策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加強銜接,要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 第二,從生根到深耕,探索生態培育的路徑。創贏計劃的目標是培育出一批服務社會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創新型企業,而良好的產業生態是創新型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從數字到數智,從環保減排到低碳可持續,都需要一個完整的地域資源生態。因此,要積極探索在一些產業集聚地進行深耕,開展創新中心或平臺建設合作,建立長期營地,借助地方轉型升級的內需動力,為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同當地產業一起成長,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 第三,進一步加強統籌和頂層設計。創贏計劃是一個長期行為,要有目標規劃、頂層設計,有計劃方案和實施路徑。創贏計劃符合國家所期、產業所需、企業所愿。下一步應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統籌設計,細化實化操作,建立相應的洽商協調推進機制,站在更有利于增強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能力的高度,用好用足各方面資源,為中小企業發展辦實事、求實效,進一步提升創贏計劃的能效性和影響力。
伴隨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制造創贏計劃第三季正式開啟,期待更多優秀的中小企業一起,以自身的技術專長加入綠色智能制造的創新實踐、打造綠色智能制造的創新生態,加速企業數字化低碳轉型,共贏工業創新發展美好未來。
(施耐德電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