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MWMS 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產品,雖然它與它的前身已經歷了三年多實戰項目的檢驗,但相對于國外歷經幾十年發展的同類產品,它還是很稚嫩。當然從長遠發展來看,年輕也意味著沒有歷史包袱、產品理念現代、技術架構先進……就跟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進步速度快。
但還是有很多不足和缺點,不可否認,無可辯駁。一個產品坦誠自己的不足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危險。特別是這個產品想要長遠發展,而不是只求“一錘子買賣”。特別是當這些缺點不是“個性”而是行業“共性”時。
令人驚訝的是,有些缺點不是產品發展過程中發現的,而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這其中,最大的一點是產品的“適應性”。即,產品功能不能 100% 覆蓋各類客戶需求,流程不能 100% 按客戶想法自適應。這一點,相信從公司內部的銷售到外部的客戶都能體會到。這一點,往大里說,是所有企業數字化產品的通病;不管是 WMS,還是 ERP、MES、OA、QMS、TMS ……
當然這是以產品定位為一個“通用型”產品為前提的。比如,有的 WMS 只適用于特定細分行業,相對來說,需求變化就沒有那么劇烈。比如,有的 WMS 只用于服裝類的自有電商場景。但小場景也有壞處。一是限制了產品的盈利規模,也就制約了產品研發的投入。二是,企業進行業務模式轉換或創新后,出現跨場景需求,專用的 WMS 就很難滿足需求,需要重新采購、培訓、適應,還有數據遷移。
客戶需求是高度差異化的,體現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橫向指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業務需求不同??v向指即使是同一個企業,在不同時期的需求也有差異。需求是差異化的、非靜態的。為適應這一特點,讓產品更加普適,一種策略是堆功能,就像國外經過幾十年發展的產品,靠時間慢慢累積。但這樣做也有問題。首先是產品復雜度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上手(腦海中浮現出世界前幾名產品“密密麻麻”的用戶界面)。第二是成本價格飆升。有很多客戶會懷疑,一個倉儲管理系統,為什么要幾百萬上千萬。這是時間的累積。有些功能雖然是客戶現在用不到的,但其實是后續馬上要用的。以及通用性產品為了通用,要做很多用戶看不到的額外工作。
MWMS 目前也沒有完美解決普適性的問題,真正做到什么場景都能用。但至少目前我們仍未“認命”,還在探索如何通過產品設計和技術手段提高產品的普適性。仙工智能希望能提供用戶想要的功能,夠豐富又貼合客戶自己的流程,但又不把高額的定制化成本讓用戶承擔。雖然這看似是個“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要求”,但仙工智能仍在努力。
順便講一下,今年我們愈加發現一個事實,我們追求的“低成本定制”實際已經是更高層的追求了。因為有些產品仍處于不管加多少成本都定制不了的程度?!皩懰懒?,改不了?!膘`活性問題我們已經基本解決了,見本系列之前的文章。
相比于普適性,其他問題都算具體問題了。例如:
1、MWMS 相對于傳統 WMS,目前主要覆蓋的是與機器人作業關系密集的業務,包括入庫、出庫、上架、補貨、盤點等。純單據業務,如采購等,支持還不夠。
2、目前 MWMS 仍未實現 100% 支持移動端,仍有小部分功能只能在電腦上使用。
3、 MWMS 對工作量統計、倉庫排班、月臺調度等輔助性功能支持不足。
4、MWMS 目前仍是單門戶界面,僅支持內部使用,沒有向上下游提供支持,如供應商、貨主、貨運公司,實現供應鏈級別的管理。
5、由于機器人的靈活性仍然不如人,諸如盤點等業務還是相對死板,無法達到人+系統的靈活性。6、 MWMS 目前對具有國內特色的審批流支持不好。
列出這么多具體內容,實際是很大的罪過 —— 好產品不需要用戶了解細節,想用就用,功能就在那,順手可得,符合期待……
眼下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跟很多客戶一樣,可能之前并不了解 WMS,或企業數字化。因此難以對本文涉及的問題理解和共鳴。我們列舉個更直觀的例子。其實 WMS 就像學校里的選課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讓人無奈的是,堂堂知名大學,相關專業全球排名都靠前,匯聚那么多牛人,為什么選課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如此難用、難看,甚至連穩定都做不到。這不是個例。很多學校的類似系統也與之一樣。當然,這其中存在著很多道理和規則,但也更加肯定類似問題之間的緊密聯系。這里不是要賣弄什么,只是提醒相關參與者,數字化這條路并不好走,需要更多投入,更多技巧,更加努力。
(來源:仙工智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