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這條“鋼鐵巨龍”奔馳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離不開一個默默無聞的鐵路“角色”——軌枕。作為鐵道線上的重要構件,軌枕雖然平平無奇,卻在鐵路運輸中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它既要支撐鋼軌,又要保持鋼軌的位置,還要把列車帶給鋼軌的巨大壓力傳遞給道床,從而確保高鐵平穩高效運行。
一根根軌枕從鋼筋到成品下線要經過一系列加工生產工藝流程,上一期我們已經分享了機器人在軌枕自動吹氣、注油、封蓋環節的應用(點擊查看),其實在此之前還有道工序——加裝螺旋筋套管,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機器人在套管螺旋筋安裝環節的實際應用案例,希望能為軌枕生產制造供應提供機器換人的參考。
企業痛點
隨著我國制造業正逐步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越來越多領域的優秀制造企業開展智能工廠建設,高鐵領域也是如此。在某高鐵軌枕智能化生產車間,現場各主要生產環節均配備了智能化設備,實現了安全、高效、智能化生產。
以往在螺旋筋套管安裝環節,傳統作業方式為人工安裝。由于軌枕生產環境較為惡劣,員工勞動強度普遍較大,企業面臨著招工難、用工成本高等問題。另一方面來說,人工作業效率低,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套管漏裝、下沉等情況,導致安裝質量無法保證,影響著軌枕成品下線質量。企業希望實現套管螺旋筋安裝環節的全程自動化,以此節省人力,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
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需求,珞石機器人打造了套管螺旋筋安裝智能化解決方案,為客戶解決了難題。
方案采用珞石XB10工業機器人,由機器人自動抓取螺旋筋放置到組裝機上,然后與套管進行初步旋壓裝配,直至組裝成整體,最后安裝到模具定位軸上。該方案智能化地實現了套管螺旋筋抓取、放置、旋壓、組裝工藝,且套管安裝質量統一、穩定,節省勞動力。
客戶收益
珞石幫助客戶實現了螺旋筋套管安裝的無人化生產。XB10工業機器人速度快、效率高,6秒即可完成一個工件轉運,幫助客戶節省4名人工,生產效率提升29%。同時高精度的機器人,也使得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都得到了最大保證。
得益于珞石機器人的加持,這套螺旋筋套管安裝系統智能、穩定,協同其他生產環節共同構成了客戶智能化生產車間的動脈,助其高效運行。與普通軌枕生產車間相比,該智能化高鐵軌枕工廠作業人員數量大幅減少,整體工期也縮短了兩個月,將大大助力高鐵段早日建成通車。
作為國產機器人行業領跑者,珞石機器人將持續專注自身核心產品能力的建設,不斷用先進的機器人技術賦能軌枕智能化生產供應,推動中國高鐵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助力越來越多的“中國速度”在神州大地上呼嘯飛馳!
(來源:珞石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