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之前介紹的電感、電容、光電三大傳感器,氣缸傳感器大概是小身軀大能量的典范了。氣動氣缸包含一個帶磁環的活塞并通過壓縮空氣產生直線運動。它們在諸如工件定位、分類和機器人技術等應用中被用于推拉、轉移和夾緊等動作。氣缸傳感器檢測環形磁鐵,并指示氣缸行程的位置。ifm提供使用巨磁效應(GMR)原理和各向異性磁電阻(AMR)原理的氣缸傳感器。我們將討論這兩個原理,然后進行比較。
01 巨磁效應技術
GMR單元由三層材料組成——兩層鈷(可磁化)和一層銅(不可磁化)。如果沒有磁場被施加,這些層的原子就不允許電子通過,因為兩層之間存在高電阻。然而,當施加磁場時,原子重新對齊,電子現在可以通過。傳感元件利用這種物理特性來產生一個信號,用來指示磁性目標的位置。
GMR技術非??煽?,但當氣缸磁鐵非常強時,它存在多個開關點的風險。移動距離(傳感器因磁體而動作的最大距離)較寬,遲滯相對較大。
02 各向異性磁電阻技術
AMR單元由一層非常薄的坡莫合金組成,例如20 nm的鎳鐵合金。當受到磁場的影響時,電阻就會發生變化,這與GMR技術十分相似。AMR技術的移動距離更窄并且遲滯更小,因此它非常適合短行程和高精度的應用。
03 GMR和AMR原理氣缸傳感器與機械式干簧管的比較
(來源:i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