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的捷徑 一份適合初學者的簡易指南
當您第一次踏入精益生產的世界時,會感到一切都那么令人困惑。主要原因是您不理解術語。術語包含很多縮略語、縮寫,而且,雖然很多術語相關概念在日本文化中很有名,但很少有人非常熟悉它們。因此,了解實用的定義可以幫助您掌握精益生產這個整體。本文并沒有闡述標準的精益生產術語——除了最后列出的經常出現的“Muda(浪費)”一詞。相反,與其他精益生產方法相比,我們決定專注于那些更容易被拋在腦后的概念。以前兩個術語為例,這兩個術語入選是因為它們是精益思想的延伸,能夠突出精益生產對激勵工業創新的重要性。
01 采用 ConWIP(定量在制品法)實現穩定的產能利用率
ConWIP(定量在制品法)是 20 世紀 90 年代初提出的一種控制存量的生產原理。它由 Wallace J. Hopp 和 Mark L. Spearman 研發,該流程不是“經典”的精益生產方法之一,但顯然與其同根同源。類似于“看板 (Kanban)”,ConWIP(定量在制品法)是一個拉式系統。它的目的是保持庫存水平與裝配水平一致,并確保材料的連續流動,而不對工作系統施加過大壓力。
如“看板 (Kanban)”一樣,ConWIP 使用包含生產訂單信息的卡片。然而,這兩種方法之間存在一個決定性差異??窗蹇ㄖ辉趦蓚€連續工作站之間循環,但是,在根據 ConWIP 原則組織的裝配操作中,ConWIP 卡流經整個工作訂單。裝配完成后,卡片才返回起始位置來進行訂單管理。然后,下一個訂單才會開始,這意味著產能利用率會盡可能保持穩定。
02 POLCA(對偶單元授權卡片交疊循環)具有更大靈活性
POLCA 是對偶單元授權卡片交疊循環的簡稱,看板達到其極限時就要使用 POLCA 精益方法,正如我們已經提到過,這種情況就是少批量多款式 (high-mix/low-volume) 生產。POLCA 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同時具有推、拉元素。具體而言,在訂單開始之前,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必須有一張 POLCA 卡片(拉元素)
必須已達到設定開始日期(推元素,但功能不止于此)
在實踐中,POLCA 涉及將不同的單元分配給多個工作階段以執行生產任務。因此,訂單會根據產品流向某些固定單元。在早期階段,根據準確的估算和規劃,相關單元被組合成對或形成循環。然后在設定的一段時間內為每個循環分配一定數量的 POLCA 卡片。這些卡片固定在 POLCA 板上,用于相關的單元循環。
在任務被執行后,卡片將被傳遞并隨后返回。讓我們假設,如果一個循環包括組裝單元 A 和 B 且具有多個連續工作步驟。一旦單元 A 處的工作完成,卡片與訂單(即材料)就將一起傳遞給單元 B,一旦單元 B 處的工作完成,卡片就將傳回給 A。如果沒有卡片,則無法開始處理訂單。
03 POLCA 方法的關鍵特點
開始日期不是打印在 POLCA 卡片上,而是記錄在 ERP 系統中或作為 ERP 打印輸出存儲在單元中,這是一個例子。因此,POLCA 卡片的意義相對中立——它們僅表示下一單元是否有空閑產能,而不是指派給一個特定順序。單元組合在一起的優點是其之間操作流暢,確保了較短的產出時間。因此總體來說,計劃資源變得更加容易。
但是,庫存水平并不一致,因為它們與看板和 ConWIP 相關,只有在處理庫存后才允許繼續生產。相比之下,POLCA 允許在下一單元產能空閑時開始生產——以 POLCA 卡片的形式。在這三種方式中,重點是盡量不使系統過載,這會導致訂單交貨時間過長。
04 Poka-Yoke 可以用于避免特定錯誤
持續改進的想法簡明扼要的總結了一切——您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完美,但決不能停止嘗試。然而,精益生產的目標是縮短產出時間,這也是 Poka-Yoke 的目標——這是一個精益生產術語,由日語中的“因疏忽/意外導致的錯誤” (Poka) 和“預防”(Yoke)組成。Poka-Yoke 提高了對典型錯誤的認識,并確定了有效處理錯誤的方法??梢允褂酶鞣N工具,包括技術設備、核查清單和彩色標記。公司可以優化現有流程,有經驗的人員也可以預測錯誤可能出現的地方并盡早采取對策。
學會區分“硬”和“軟”Poka-Yoke 也很重要?!坝病盤oka-Yoke 是指防止錯誤的措施。以自動柜員機或自動提款機為例——它只會在您取出銀行卡后才放錢,這會幫助您預防帶走錢卻忘記取卡的隱患。相比之下,“軟”Poka-Yoke 的一個例子是您經常在煎鍋上能找到的熱點。一旦鍋達到理想溫度,圖案消失,斑點完全變成紅色,幫助您在煎炸食物時不犯最常見的錯誤。當然,犯錯也不是不可能的——鍋仍然可能變得太冷或太熱。
05 七大浪費 (7 Muda)——了解和應對幾種浪費類型
毫無疑問,Muda(無用活動)是最有名的精益生產術語之一。公司過分關注 Muda 并忽視 Mura(失衡)和 Muri(超負荷)的情況并不少見。這可能會導致生產出現問題。例如,突然降低您的庫存水平——比如說引進單件流作業而不對流程進行持續改進,這樣以任何方式都不會提高效率。事實上,這還會導致生產力驟降。
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記住 Mura(失衡)對生產產出時間的影響巨大。在許多情況下,Muda 甚至源于 Mura,這就是為什么后者也被稱為浪費的實際來源。除了 Muda 和 Mura 之外,還有一種叫 Muri(超負荷)。它們被統稱為 3M 并且精確地指出了非增值類型的浪費,都會導致生產產出時間的增加。但考慮到我們現在只關注浪費方面,這里概述了您解決七大浪費可以采取的不同措施:
非必要情況下減少材料的移動:讓工作站緊密相連。如果可能,您應該對工作步驟進行時間安排和相互關聯。
減少倉庫庫存:建立標準化和穩定的流程。
避免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運動:花時間學習工業人體工學的基礎知識,并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臺系統。
縮短可避免的等待時間:確保您的員工能夠以最優產能工作,例如通過使用多個工作站。
簡化流程:追求持續改進,而不是陷入無目的性的細節。
生產過剩:采用拉動原則(見上文)并使您的工藝鏈與客戶節拍時間保持一致。
連續提高:始終懷著開明的態度嘗試潛在的改進方法,永遠不要滿足于現狀。
(item依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