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時代,如何為安全生產賦能?
|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下的新型基礎設施、創新應用模式和全新工業生態,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隨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可以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因此,世界各地的生產制造企...
[全文]
|
|
工業互聯網建設從數字化到“數智化”
|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數字經濟增速達到GDP增速3倍以上,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有數據顯示,2020年,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已近四成,對GDP貢獻率近七成,預...
[全文]
|
|
干貨不斷 | 清華 MBA 數字化戰略課程第二課聚焦工業互聯網
|
據人民日報報道,到2023年,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高,我國工業互聯網邁入快速成長期。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70個,廣泛應用到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
[全文]
|
|
“工業+互聯網”服務新模式
|
菲尼克斯與工業速派
工程師認證培訓順利完成!
活動簡介
2020年初,菲尼克斯在疫情的大環境下,依然對工業速派完成了千萬級的融資,利用“工業+互聯網”全新的思維模式,為產品廠商、OEM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及最終用戶解決長期...
[全文]
|
|
互聯網跨界造車 智能制造成核心競爭點
|
隨著小米、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跨界進入汽車行業,傳統的產業格局正被逐步打破,迎來前所未有的跨界造車者。而汽車行業未來所面臨的競爭點,也將隨著汽車行業愈發以軟件定義汽車 而發生根本變化。
相較于傳統汽車品牌和"造...
[全文]
|
|
工業互聯網的脖子被卡死了?
|
“卡脖子”,這個詞語,在今年兩會上,被不斷提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開出了許多“良藥”。
工業、農業、科技、貿易……在很多重要領域中,都遇到了卡脖子的現象。
中國自古以來只有技術傳統,而沒有科學傳統。許多科...
[全文]
|
|
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實現碳中和的新路徑!
|
碳中和目標的確定使得低碳轉型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如期實現碳中和目標必須推動能源效率提升,從源頭減少碳排放。目前,以工業硬件設備的更新迭代為依托的碳減排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以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綠色供應鏈標識...
[全文]
|
|
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關鍵技術創新如何推動產線智能化升級?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指出,未來三年將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工信部將著力解決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深層次難點、痛點問題,推動產業數字化,帶動數字產業化。工業互聯網融...
[全文]
|
|
研華科技:工業互聯網未來榮景可期 生態互聯邁入數字化2.0
|
“過去十年,物聯網(IoT)產業有了較大增長,但遠未達到早先預期的市場規模。但我們堅信物聯網終究還是會回到高增長的?!?近期,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和技術長楊瑞祥圍繞“工業互聯網未來三年展望”發表自己的見解,針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全文]
|
|
不斷提高互聯網診療規模和滿意度
|
互聯網診療具有突破時空的便捷特點,這種非接觸就醫方式方便患者就醫,社會反響良好,應該不斷提高互聯網診療規模和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互聯網診療規模,對北京改善醫療服務及就醫環境具有尤為突出的意義。北京醫療機構大力發展互聯網診...
[全文]
|
|
四個關鍵詞,看好2021互聯網發展
|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互聯網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互聯網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互聯網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借由2020年中國互聯網的4大關...
[全文]
|
|